据悉,该矿皮带机系统犹如两条“大动脉”,承担着井下生产原煤运输的主要任务。在系统改造前,通常需要6名岗位人员进行全覆盖、全方位巡检来保障皮带机安全运行,不仅效率低下,而且难以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。
如今,通过在皮带机控制器上加装以太网通信装置,并在转载给煤机、机尾给煤机等关键部位安装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,就像在“笨拙”的机器上安装了“智慧大脑”和“神经系统”,成功实现了皮带运输系统的智能化监控。系统一旦检测到运行故障,就能精准分析原因并在大屏幕上显示,技术人员便可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修复。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原煤运输效率,还显著提高了安全性,大幅减少人工巡检的工作量。
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近年来,永安煤业公司始终以创新为楫,科技为翼,以实现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、智能化无人”为目标,厚植科技创新“土壤”,按下发展新质生产力“快进键”,让科技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“双向奔赴”。不久前,在仙亭煤矿新“上岗”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就是该公司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又一有力证明。
在自动化方面的改革创新,同样是永安煤业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。苏桥煤矿以实地调研为基础,引进自动化采样机取代人工取样,并根据煤台实际情况对采样机进行技术改造,研制出了符合矿井实际的自动化采样平台,采样人员只需在控制台上操作按钮就能实现煤质采样自动化。
“自动化采样的使用解决了传统人工采样的不足,使煤质检测更加精确和可靠,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,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安全隐患。公司将继续推进这一技术在其他矿井的应用。”该公司机电部经理颜宏远表示。
在“智慧矿山”的建设浪潮中,该公司勇立潮头,不断以科技创新“软服务”,锻造发展“硬实力”。据统计,上年度该公司就完成了煤矿井下AI视频智能监控子系统、煤质自动化采样等7个重要科研项目,科研投入资金达693.87万元。这些创新成果中,2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“实用新型”证书,1项获得“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”证书,这些都充分表明了该公司在发展新质生产力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决心。
近年来,该公司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热点、难点及卡点问题,出台了激励政策,广泛开展小改小革活动,点燃了全员的创新热情。上年度共投入使用27项小改小革项目,并且运行效果良好。其中,仙亭煤矿局部通风机的节电装置每年可节约电费12.5万元,苏桥煤矿的电动、气动搬道器有效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和运输效率,池坪芦坑煤矿的空压机自动排水装置达到了风包排水目的……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还降低了经营成本。
“下一步,公司将继续用好小改小革‘金钥匙’,解锁更多降本增效的新思路,让科技创新在生产一线‘开花结果’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。”颜宏远满怀信心地说。 (苏标平)